1.1.5  水文泥沙

黄土高原地区的径流主要由暴雨洪水形成,区域差异明显。黄河兰州以上地区多湖泊、沼泽,降雨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广,形成的洪水洪峰小,涨落平缓,含沙量小;兰州至河口镇区间两岸多为沙漠地带,无大的支流汇入,气候干旱,降雨量小,洪水过程更趋平缓;河口镇至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频繁、洪峰高、含沙量大、历时短、陡涨陡落。该区间有三大暴雨中心,相应形成河口镇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三大洪水来源区,常常形成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危害极大,如1958年7月17日由三花区间干支流洪水遭遇形成的特大洪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m3/s;窟野河1959年实测洪峰流量达14000m3/s,最大含沙量达1700kg/m3

黄河泥沙有四个主要特点:(1)含沙量高、输沙量大。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多年平均含沙量35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911kg/m3(1997年),均为大江大河之最。河龙区间的皇甫川、孤山川和窟野河,洪水期含沙量常常超过1000kg/m3,实测含沙量达1700kg/m3(窟野河);(2)地区分布不均。黄河兰州以上面积占34%,来沙仅占9%;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面积占17%,来沙占90%。特别是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来沙占65.2%;(3)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黄河泥沙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沙量占全年的90%,尤其是7、8两个月来沙更为集中,占全年的71%。黄河沙量的年际变化不均,泥沙往往集中在几个大沙年份,三门峡站最大年输沙量39.1亿t(1993年),是最小年输沙量3.75亿t(2000年)的10.4倍;(4)泥沙主要来源于沟道。据皇甫川、清涧河、洛河流域典型小流域研究结果,沟间地产沙占20%,沟谷地产沙占80%。

 

高含沙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