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多(黄河源)

      “玛多”系藏语即黄河源头的意思,距省会西宁500公里,面积25253平方公里,全县人口总数达10765人。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多万元。县情概况为: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畜牧业基础薄弱,但各类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尚待全面开发的地区。
    该县星罗棋布的湖泊有4077个,其中,扎陵湖、鄂陵湖被誉为黄河源头的两大明珠,两湖中有7个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鸟岛,聚居着大量的水鸟。

    2002年1月中国水网报道:青海省玛多县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80年代曾是全国闻名的富裕县。但进入90年代后,由于干旱加剧,草原过牧超载,加上鼠害蔓延,草场沙化和退化以每年20%的速度扩展,到1998年,退化草地面积占全县草地面积的70%,导致这一纯牧业县成为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

    黄河源区80年代初遥感调查时有湿地面积3895.2平方公里,90年代再次解译时为3247.5平方公里,减少了647.8平方公里,平均每年递减达58.9平方公里。

maduo02.jpg (28277 字节)

    玛多,路边的牌子写的是“黄河沿道班”。海拔4220米。我们到达这里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

maduo10.jpg (68233 字节)

县城附近的小湖水面下降了很多。

maduo01.jpg (32552 字节)

    玛多黄河桥。据说这是黄河干流最上游的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以下为玛多县城以上到野牛沟食宿站之间地区,沿公路的草原沙化、河湖水位下降的景观。最后附玛多县地图(197K)。

maduo04.jpg (36939 字节) maduo03.jpg (61901 字节)
maduo05.jpg (54497 字节) maduo06.jpg (47147 字节)
maduo07.jpg (65577 字节) maduo08.jpg (60509 字节)
maduo09.jpg (55079 字节) hhy01.jpg (69315 字节)
hhy04.jpg (36578 字节)

江蒙错附近的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

hhy03.jpg (56768 字节)

星星海。

hhy02.jpg (51192 字节)
yushu04.jpg (67415 字节)

野牛沟食宿站山坡上的经塔和经幡。

yushu02b.jpg (117957 字节)

一直延伸到山顶的经幡。

黄河源头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它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为5464公里。自古以来,它象是一条自天而降、桀骜不驯的金色长龙,喷云吐雾,奔腾咆哮,飞舞在我国北方苍茫起伏的大地上。
  据古籍记载,黄河古称河,又名浊河,也叫中国河。相传,早在尧舜时,黄河就是一条有名的害河。我国著名的古籍《尚书·禹贡》中,曾有过夏禹“导河积石”的记载。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黄河的最早记载。
  我国人民比较明确地认识黄河及源头还是在唐代以后。因为唐代起,中原人民同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特别同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而黄河源头是古代通往西藏高原的交通要道。据记载,唐代贞观年间,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往西藏,吐番王松赞干布在河源亲迎”。公元821年,唐使刘元鼎出使吐蕃,还曾专门考察过黄河源。至此,人们对黄河源头已有相当的认识。到了元代和清代,中央皇朝曾多次派专使探查黄河源。公元1280年,元朝专使都实奉命查勘河源,发现河源在“朵甘思西部”、“有泉百余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弗可逼视,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认定星宿海为黄河源头。清代,黄河中下游洪水多次泛滥,灾害频繁,清朝曾先后派专使拉锡和阿弥达到黄河源头,穷河源,告祭河神。拉锡从星宿海往上走了两天,发现星宿海之上有三山,三山之泉流出三支河,三河东流入扎陵湖。对黄河源头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清乾隆四十七年,阿弥达奉命前往河源,告祭河神。阿弥达西逾星宿海300里,对三条河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位于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查明黄河的真正源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治理黄河,改造黄河,造福人民,国家花了很大的力量,对黄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勘查。1978年,国家再次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更为详实的调查时,再一次肯定卡日曲为黄河的正源。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两地海拔约在4600米至4800多米之间。
  卡日曲,本是藏语,意为红铜色的河。它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下,海拔为4830米。它的源头是5条从山坡切沟流出的小泉,最初的河道只不过是一条宽约1米、深不及1米的潺潺溪流。这条溪流从平坦而又狭长的卡日曲河谷,由西南向东北而流,沿途接纳大大小小的众多支流,逐步汇成一条宽约10米多、深1米多的小河。卡日曲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两岸有无数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河水穿过100多公里的峡谷,在巴颜禾欠山与约古宗列会合,注入玛曲河。
  约古宗列,本是藏语,意为“炒青稞的锅”。这是当地藏族群众根据这里的地形而起的一个形象的名字。约古宗列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周围山岭环绕。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远看象是无数晶莹闪亮的珍珠嵌在盆地。水泊四周,是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在盆地的西南面,距雅拉达泽山约3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面积为3-4平方米的小泉,清澈的泉水不停地喷涌翻滚,汩汩有声。喷涌而出的泉水汇合了盆地内浸渗出来的无数涓涓细流,逐渐形成了一条宽约10米,深约半米的潺潺溪流。约古宗列在星宿海之上与卡日曲会合后,形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玛曲,当地藏族群众叫孔雀河。这一段河道,河宽水浅,流速缓慢,因而形成大片沼泽草滩和众多的水泊。登高远眺,只见数不清的水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犹如孔雀开屏一般。玛曲向东流过16公里长的河谷进入著名的星宿海。
  星宿海,是一个略小于约古宗列的狭长盆地,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为10多公里。在这不大的盆地里,星罗棋布似的密集着无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泊和海子,其中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乍看上去宛如一面面熠熠发光的宝镜,镶嵌在翡翠的玉盘上。玛曲河流到这里后,便汇入了这些散乱的水泊和海子,分不清哪是河道,哪是水泊,天气晴朗时,那大大小小的水泊和海子,一个连个一个,恰似天上的繁星落在了盆地。《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描写:星宿海“形如葫芦,腹东口西,南北汇水汪洋,西北乱泉星列,合为一体,状如石榴迸子。每月既望之夕,天开云净,月上东山,光浮水面,就岸观之,大海汪洋涌出一轮冰镜,亿万千百明泉掩映,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少焉,风起波回,银丽散涣,眩目惊心,真塞外奇观也”。
  黄河流过星宿海,继续向东流去20多公里,沿途接纳大小支流,形成一条6-7米宽,两米多深的河流,然后进入一条宽阔而广袤的平川,并在这里形成了两座巨大的湖泊,这就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